第一百九十三章 开机-《影帝:我的娱乐时代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
    inf
    初九,星期一,张元君会同于飞鸿一班人,飞往滇省春城。
    参与了《爱有来生》张元君才知道为什么这片子成本会飘得如此之高。
    胶片费用就不说了,这玩意儿是真烧钱。
    这是于老师10年的梦想,这就导致了她对电影细节变态的掌控欲。
    一些在其他导演看来不是问题的东西会被她看的极其重要,比如置景,她就非得带人花半年时间,跑遍全国,最后在滇省找到合适的取景地,再花钱把场景搭建起来——《爱有来生》的主要场景几乎都是临时搭建的。
    这种活儿在离京最近的坝上草原就干了。
    还省得从京城带人去滇省,费时费力又费钱。
    滇省山区,地形复杂,气候难以捉摸,远不如坝上草原方便。
    在《爱有来生》上,于飞鸿集编、导、演、制片于一身,整个剧组没人敢跟她对着干。
    其实以张元君一个外人的眼光看,于老师至少应该把制片交给有经验的老人,不能由着她性子花钱。
    但正如之前说的,这是于老师10年的梦想,她不允许别人插手。
    剧组一行人抵达开机地点腾冲的时候,已经是第二天凌晨了。
    在酒店办好入住,张元君问了一句“拍摄地离酒店多远?”
    “我们在高黎贡山开机,离这里还有几个小时的车程。”
    张元君又给电影的高成本找到了一个原因,这样的路程,每天的车马费都不是一个小数目。
    人家导演拍处女作,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分花,于老师倒好,怎么铺张怎么来。
    渐渐的,张元君转变了思维,都说《爱有来生》是于老师10年的梦。
    是导演梦吗?是非要自己演阿九的梦吗?
    都不是。
    单纯就是“我要把这个故事拍出来”。
    就是这么任性。
    于老师到今年36岁,可以说是一生顺遂,加上她不俗的家世,说她不识人间疾苦也好,说她理想化也好,总的来说,于老师心思很“少女”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