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0章 解铃还须系铃人(6K求月票)-《说好当闲散赘婿,你陆地神仙?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见李怀古面露羞愧,他接着道:“你跟我兄长陈云帆同在布政使司,应是了解他的为人。”

    “别看他平日里不着调,其实心中有杆秤,知道什么能做,什么不能做。”

    “就像前次去三镇收缴夏粮,兄长知道是个烫手山芋,就不愿意接下来。”

    李怀古闻言回想起先前的事,后知后觉的说:“他是装病?”

    陈逸没好气的说:“他有没有病都不会去,总归会想办法推脱掉。”

    不过那次陈云帆能躲过去,还是他意外出手把人毒晕了。

    换句话说,李怀古去三镇走一圈,也是他间接害得。

    陈逸想着这些,不免多说几句:“总之,你在布政使司低调谨慎些。”

    “怀古谨记。”

    走了一会儿,临到书院门口。

    陈逸想起一事,询问道:“听说今年蜀州夏粮收成不好,粮税收缴不全?”

    李怀古点了点头,“确有此事。”

    “前些日子的暴雨,让赤水河下游的几县良田受损五成以上,粮食收成将将够糊口。”

    “刘大人不忍百姓忍饥挨饿,所以就和杨大人商议起草奏章得到圣上首肯后,免了些粮税。”

    刘洪……

    陈逸若有所思的说:“这样看来,蜀州粮价怕是要涨一涨了。”

    李怀古笑着说:“影响不大,若是涨得多了,两位布政使应会出面调控。”

    陈逸看了他一眼,没再多说什么。

    眼下境况来看,布政使司即便出面,也会等到耗空萧家银钱之后了。

    闲聊几句。

    陈逸告别李怀古,找到馄饨铺外的刘四儿。

    这时候临近午时,书院的学子多有光顾馄饨铺,甚至在门口排了长队。

    其中不少瞧见陈逸的学子,躬身行礼:“先生,您也在这里用饭?”

    “不如跟我们一起?”

    陈逸一一回礼,笑着摇头:“我还有事,先走一步。”

    说着,他便乘坐马车,吩咐刘四儿驾车直奔东市济世药堂。

    这时候雨水停歇,天气转晴。

    万里无云的天空中,阳光不似夏天那般炙热。

    时不时吹过清凉的风,很是宜人。

    陈逸一边看着窗外,一边跟刘四儿闲聊,心下倒也没将刘洪、岳明先生之事放在心上。

    他想得最多的还是那些操控粮价之人的身份,以及他们背后的人。

    仅从目前来看,那些人势力不小。

    “看来我得想个办法,先把那些人找出来才行,否则贸然出手,只会适得其反。”

    没多会儿,马车沿着康宁街行至镇南街上。

    陈逸一眼便瞧见开在布政使司衙门不远处的杏林斋,眉头微挑。

    “书道大成?”

    只见那药堂门外的牌匾上的“杏林斋”三个字赫然是大成境界的魏青体。

    芳华外露间,金色莹辉流转,光彩很是照人。

    此刻虽是午时,仍可见杏林斋内不少人进出,且多是一些身着锦衣的世家大族之人。

    刘四儿同样看到那边境况,说道:“姑爷,您瞧见了吧。”

    “这杏林斋已经成了气候,有医道圣手坐镇,引来不少富商豪绅登门。”

    陈逸嗯了一声,没有多说什么。

    药堂行业不同其他生意,除了药材价格外,看重的仍是医师和方子。

    归根到底,哪家能治病救人,哪家门前会络绎不绝。

    相比之下,百草堂那种靠着茶饮起家的,在药堂同行眼中,用“邪修”形容都不为过。

    很快,马车来到东市。

    陈逸便带着刘四儿进了济世药堂,在刘全和马良才等人惊讶中,他招呼几人准备午饭。

    刘全一边让学徒们张罗,一边拿来账册,满脸堆笑的说:

    “掌柜的,您请过目。”

    陈逸接过来看了几眼,笑着说:“先前听说药堂生意不好,如今来看,也不算差啊。”

    刘全笑容一凝,干笑道:“都是掌柜的经营有方呵呵。”

    陈逸放下账册,没有继续让他难堪,吩咐道:

    “近来都辛苦了,稍后每人取二两银子,当是我犒劳大家。”

    “多谢掌柜的。”

    陈逸点点头,趁着有些时间,拉着马良才去了里面隔间。

    “掌柜的,您有吩咐?”

    “先前王掌柜给了你些医道典籍,不知你学得如何了?”

    在萧婉儿确定要做医道学院后,陈逸就准备了些医道相关的典籍,托王纪转交给马良才。

    这次过来,他也存了考校心思。

    马良才面露难色的说:“还,还在学习,有些的确不好理解。”

    陈逸自是清楚医道学习难度,很多医师没有上手机会,纯靠死记硬背,终归差点儿意思。

    他想了想道:“有什么不懂,写在纸上。”

    马良才一愣,继而大喜,连忙取出纸笔,将他近来所有疑惑统统写下来。

    陈逸看了一遍,嘀咕着果然,便在纸上给他一一回答。

    “阴阳五行、脏腑经络、四诊、八纲乃是基础中基础,只有明悟这些,医道才算入门。”

    “你脑中必须先有整体,再考虑诊断开方……”

    约莫耗费大半个时辰,眼见外面刘全等人有些着急了,陈逸方才开口道:

    “稍后我让王纪再给你送些典籍来,尽快提升自己医道。”

    马良才看着手中纸张,面露感激的行礼道:“多谢掌柜的提点。”

    陈逸拍拍他的肩膀,“走吧,先吃饭。”

    马良才的天资不算多好,但为人听话老实,几次做事表现得都可圈可点。

    不怪陈逸这般教导。

    当然他的本意还是想有个帮手,免得日后百草堂或者医道学院的事落在他头上。

    吃过午饭,陈逸独自逛了逛东市,重点是看一看那几家粮行所在。

    只是转了几圈,他都没找到哪家粮行购买了蛮族奴儿。

    倒是在深处的婆湿娑国人的摊位那里,瞧见了几名被关在铁笼子里的蛮奴儿。

    “这个蛮奴儿,年轻,力壮,五十两。”

    “那个三十两……”

    那婆湿娑国的人时不时抽出鞭子打几下,喝骂几声,以证明那些蛮奴儿脾性温顺。

    “听话,好用。”

    蛮奴儿好不好用,陈逸暂时看不出来。

    但他却是瞧出那几个蛮奴儿中最瘦弱的那个很受照顾。

    每次婆湿娑国人抽鞭子的时候,其他蛮奴儿都会有意无意的护持那位年轻蛮奴儿。

    尊老爱幼?

    还是那蛮奴儿身份高?

    陈逸不得而知,他只默默记下这些蛮奴儿样貌,转身继续逛游。

    直到未时四刻,他才招呼刘四儿回返萧家。

    “蛮奴儿暴动,也不知是这些奴儿,还是粮行的其他奴儿。”

    “总觉得粮行和蛮奴儿联系一起,事情有些古怪了……”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