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之后几天,蜀州似乎平静了许多。 但是对有心人来说,暗地里却也藏着一些诡谲。 萧家药材被人劫走之事,被当晚在驿站歇脚的行客传扬出来。 一时间,引来众多猜测,大致分为三类。 或者说在三种不同的人群眼中,愿意相信的来龙去脉有三个版本。 行走江湖的人多关注“刀狂”柳浪南下,以及幻音宗邪魔出没。 因而他们更愿意相信,萧家从北州运来的药材里面藏着传说中的天材地宝。 传得最邪乎的是,“那批药材里面有一株万年老参,专为老侯爷延年益寿所用。” 也不知道哪个混蛋这么有想法,还分析的有鼻子有眼的,说什么萧老侯爷久病卧床,等着那一株人参救命。 普通百姓对此嗤之以鼻。 “我看他们是老寿星吃砒霜,嫌命长了!” “也不打听打听萧家是什么境况,就敢在蜀州招惹他们,等着瞧吧,估摸着很快就能在大牢里看到他们了。” 在蜀州百姓的认识中,萧家屹立蜀州两百年,府里什么宝贝没有? 光是皇帝老子赏赐的仙丹灵药都不知凡几,哪里可能差一株万年老参。 所以,他们觉得那些江湖人明显是在找死,还说这些人都忘了萧侯曾经的霸道。 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就爱说这些,想当年,萧侯纵横沙场,鲜有敌手云云。 可这些市井传说,放在蜀州官场,只能用“可笑”来概况。 普通百姓和江湖人士哪里知道,因为这件事情,各个衙门将蜀州翻了个底掉? 用“犁地三尺”来形容都不夸张。 事情出来的当天下午,萧家三老爷就住进知府衙门里了。 他哪儿也不去,时不时找刘巳过来,问问调查进度。 逼得刘知府没办法,下令彻查。 不仅衙门里的官差跑断了腿,提刑司的千户、百户也都全部出动。 有去走访百姓的,有去找蜀州黑道帮派的,也有通过一些消息灵通的江湖人找寻情报的。 可是连“刀狂”和幻音宗的影子都没找到,连带着那批药材也像是人间蒸发一般。 对此,陈逸倒是不认为衙差办事不利。 于他而言,没有结果也是一种结果。 抛开一切迷雾堆迭,真相便只有一个——蜀州本地有人帮衬。 除此之外,他想不出第二种可能。 不过,陈逸倒也不着急,只静静等待着此事后续。 每日除了顺手获得机缘外,他仍然雷打不动的坐在药堂里面,跟着几位医师诊断病人。 脑海里的小成医道吸收的七七八八,四诊和针灸之术进展迅速,已然到了熟练级圆满。 不论对常见病症,疑难杂症,还是各类药材药性,他都烂熟于心。 要说水平多高,估摸着李老四人绑在一起,都比不上他一根手指头。 相比武道来说,医道每阶段的差距更大。 懂得都懂,不懂得便是练习过看到过,依然不知其所以然。 而陈逸知道最多的恰恰就是“所以然”。 所以,他已经在准备借助医道玄奥,开创一些新的药方,用以区别蜀州地界各大药堂,好让百草堂正式开张。 该说不说。 王纪和闫海两人的确有头脑。 几天前找好铺面后,他们就直接开始布置,做牌匾、装修等等。 同时他们分工明确。 闫海负责找以前供应药材的药农、药商,谈定后续药材价格等。 王纪则是花费三天时间,跑遍了蜀州府城各大药堂,商讨药材分销事宜。 值得一提的是,“分销”这个词,是陈逸说给他的,目的便是要“合作共赢”。 百姓们看病抓药,自然要斤斤计较价格。 有了“百草堂”托底后,对各大药堂来说,总归是旱涝保收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