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东西各一座三层的木楼,屋前有树,屋后有园,绿荫环伺,一眼望过去,称得上清净怡然。 此刻,稍远一些的西厢房内。 小蝶轻手轻脚的将云松纸放在桌上,低眉顺眼的说道:“小姐,姑爷今日抄写的家规都在这里了。” “嗯。”一帘之隔的书房内,传来问话:“小蝶,他近些天可还有想逃跑的迹象?” 声音舒缓清丽,如同江南水乡的细雨绵绵,但多少有些中气不足的柔弱。 小蝶摇头道:“没有了。近些时日,姑爷要么在抄写家规,要么看书,没再像之前写那样的诗了。” 想了想,她接着补充:“不过……不过小蝶能看出他应是憋得久了,时常看向那座池子。” 书房内传来些笑声。 “人之常情,换做是我,一直待在房中不出门,也会生出些烦闷。” 声音逐渐靠近。 便见帘子掀开,一位身形婉约的女子走了出来。 她长得极美,瓜子脸上,眉如远山眼若星光,如同跌落凡尘的仙子一般。 只是在这临夏时节,她身上仍旧披着厚厚地大髦。 不过从那冰肌玉肤不难看出一丝病容,略有疲惫,也略有一丝苍白。 正是萧家大小姐,萧婉儿。 “稍后你去给他传句话,就说抄完这一千篇家规后,便可在春荷园内活动。” 小蝶有些迟疑,“这……” “放心,我会写封信告知惊鸿,她不会怪罪的,”萧婉儿说着,拿起桌上的云松纸一一看过去,语气嗔怪: “从她成婚到现在也有一月半时间,总这样躲着不是办法。” 小蝶缩了缩脑袋,涉及二小姐的事,她可不敢乱开口。 “照我说得去告诉妹夫一声,只要他安稳待在府里,我萧家不会怠慢了他。” “哎,奴婢这就去。” 等小蝶离开后。 萧婉儿眼眸落在其中一篇家规上,柔弱的脸上露出一丝惊奇。 “他这书法造诣,着实不凡。” 以萧婉儿的见识,不难看出陈逸的笔力。 所谓“书”同“画”,看书法如同看一幅水墨画,要从字里行间的笔法、笔力,结构乃至留白去鉴赏。 可以说从陈逸抄的第一篇家规到现在的第八百篇,其字上已隐隐浮现一缕气魄——就如当初金陵学府居易先生评价那般: “陈轻舟的字颇有灵气,乃是年少得才的意气风发。” 虽然萧婉儿没看出“意气风发”,但却看到了随遇而安的洒脱和泰然处事,俨然一副大家风范。 “若不是亲眼所见,真难想象是出自陈逸之手。” 有如此书法,才学从那首《蜀州吟·入赘萧门》也可窥一二,倒是不难理解他当初为何选择逃婚…… 只是不知惊鸿知道后,会不会对他有所改观。 毕竟成婚当日夫君逃婚,换做任何女子都难原谅。 何况他是入赘萧家的赘婿,何况……还是惊鸿那般骄傲的人。 想了想,萧婉儿便坐在桌前,提笔蘸墨,在纸上写下几行娟娟小字: “惊鸿亲启,见字如面: 你巡视蜀州三镇已有月余,家中一切安好。 祖父病情好转,近来几位老友到访,让他老人家心情舒畅许多…… 另妹夫已有悔改之意,望知悉——萧婉儿。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