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宋文忠还真的没这个心思,他就单纯的直,直得不能再直得一枚纯军工科研大佬。 杨伟急脾气归急脾气,但他敏感性是极强的,宋文忠话一说完,他就知道要坏事了。 他连忙补救说道,“部长,文忠的意思是,歼七的出口是第一位,大厂手里的五十台斯贝发动机,左右也是闲着……” 说着说着也说不下去了,因为听起来和宋文忠的调调没啥区别啊! 张副部长看着面露尴尬的两位,起身踱着步说,“好了,你们啊,连双簧都唱不好。” 杨伟和宋文忠越发尴尬了。 张副部长说,“我不是空军出身,可你们也不能糊弄我老头子。小宋,我就问你一句话,使用了斯贝发动机的歼七,还是歼七吗?” 能问出这个问题的人,就一定是行家! 因为发动机尺寸带来的变化,对一款战机来说可以说是颠覆性的。 这也是吴强为什么对李干不满的原因,换成斯贝发动机,整个机身都要重新设计。 宋文忠连忙站起来,被张副部长凌厉的眼神瞪住了。 这个时候,科研直男的优势就出来了。 宋文忠可不会被吓到,他实事求是地说,“领导,斯贝发动机的尺寸远比涡喷七的大,而且是涡扇发动机。换成斯贝发动机后,歼七的整个机身需要重新设计,飞机的尺寸增大,由此带来的连锁反应是整体的。” 那就不是歼-7了,而是一款全新的战机。 张副部长手指点了点宋文忠,说,“你还算老实。” 他突然看向李干,笑眯眯地说,“小李,你小子年纪不大,想法倒是挺多啊。你是不是在打曲线救国的主意?” 李干站在这位战争年代走过来的老兵面前,顿感压力山大,尽管他是超级王牌试飞员。 不等李干反应,张副部长说,“三代机的竞争在你们985和211之间展开,各凭本事,投机取巧是行不通的。斯贝发动机既然交给了211厂,国家自然是有充分考虑的。” “你们搞你们的歼七改进型,211厂搞他的歼八,大家都有活干,这不是很好嘛!有竞争是好的,但是不能搞矛盾。” 想了想,张副部长最后说,“你们在战机出口埃方这块有功,好吧,我答应帮你们协调几台斯贝发动机过来。” “谢谢首长!” “谢谢领导!” 峰回路转,985厂起码能节省两年的时间。 “行了,我还得去9527厂看看,就不打扰你们了。”张副部长摆了摆手,大步走了。 李干正在畅想歼-7和斯贝发动机结合起来的成品图,听到“9527”这个代号,浑身跟受了电一样颤栗了一下。 那不是搞航空火箭弹的厂吗? 突然想到六个月后发生的自卫反击战,李干意识到了什么,他拔腿就追了出去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