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枇杷树边上倒是有几株小枇杷树,大约只有一尺高,是往年掉落下来的成熟枇杷,被泥土埋住后,长出来的小枇杷树。 刘婉摘了半筐的枇杷叶,又挖了两颗小枇杷树在筐里,准备带回家种。 当然,她也不打算那么快就下山。 现在还是春天,竹林里的笋还是四下冒头,刘婉现在的身体素质异于常人,因此很轻松就挖花了35根春笋,放进了美食橱柜里,只留了两根春笋在竹筐里,准备回家可以炒了吃。 下山途中,她看到了一丛长得很好的桑树,桑葚也熟了,因为长在偏僻的悬崖边,没有什么人留意到。 刘婉摘了一颗已经熟得发黑的桑葚放进嘴里,觉得果汁清甜微酸,便把这边的桑葚都劫掠一空。 全部的桑葚大约10来斤重,除了留两捧在竹筐里,其余的都放进了美食储物柜里。 现在的水果品种不多,多储存一些水果,日后有需要可以补充维生素。 刘婉还摘了半竹框的桑叶,正好把竹筐填满。 其间,又找到她需要的药草,摘了足够的量放在竹筐里,便下山了。 村里人看她摘了一筐的树叶,以为她上山没什么收获,却不知她所有的收获都在美食储物柜里。 刘婉回到家,王怜看她摘了两筐的叶子,亦不解地道: “娘,咱家又没养蚕,你摘桑叶干嘛?” “呵呵,做桑叶凉糕,还有枇杷膏。” 刘婉支使王怜去升火烧水。 王怜拿了火石打火。 别看王怜年纪小小,生火的技术却是很老练,两块火石一碰,砸出火星,火星点着刨花,火就升好了,如此娴熟的升火技术,让刘婉自愧不如。 刘婉到现在也学不会用火石生火,要是用打火石,她可能折腾一早上都搞不定。 所以刘婉平时都会在灶膛里埋一块炭,晚上把炉膛封好,保证炭火不熄,早上要做饭的时候,才把那块还燃着的炭扒拉出来,用刨花放在上面一吹,很轻易就能引着火。 刘婉去河边,把桑叶和枇杷叶都洗干净,顺便把摘来的桑葚也洗干净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