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第二天一大早,刘婉刚起床,还没吃饭,就约赵氏上山挖笋。 刘婉背着竹筐“吭哧吭哧”地来到赵家喊赵氏时,赵氏正在喂鸡。 刘婉说如果赵氏现在要是不方便,她就自己去。 虽然有点讶异刘婉这么早就要上山,但也没觉得什么不妥,农家的时间也没有特别规律,想到什么做什么就是了,于是马上应和着背上竹筐就上山了。 刘婉的体力好,既然收到了系统的警示,知道未来会有饥荒,有心要多收储一些粮草。 于是,她慢慢的走到离赵氏较远的竹丛中,快速挖了不少的笋,然后放入自己的美食储物柜。 未来她的美食储物柜可以收储10吨美食,笋再多,只是占其中一小部分,而且这是应季的菜蔬,还有饱腹感,过季后就没有了,所以刘婉有多少就收多少。 “刘大娘,你在哪呢?” 赵氏埋头很投入地挖笋,好长一段时间,才发现没看到刘婉的踪迹了,便放声大喊。 刘婉的声音从比较远的地方传来,说:“我在呢,我能听到你,放心。” 赵氏闻言,又继续埋头挖笋。 笋并不好挖,因为笋都长在竹下,土里有很多交错的竹根,细韧绵长,要挖开这些竹根,还得费点功夫。 赵氏一早上挖了五根笋,但是赵氏歇息时,一看刘婉挖了满满一筐的笋,比她还多了5、6根有余,这让赵氏钦佩不已,觉得刘婉真是干活的一把好手。 赵氏哪里知道,刘婉至少还藏了20根笋在她的美食储物柜里。 为了掩饰,刘婉挖开笋后会回填,花费的时间多了一些,要不然还能挖得更多。 上午差不多8:30的样子,两个人已经在山上挖了两个多小时的笋。 二人满载而归,披着霞光从山上下来。 刘婉到家后,见大家都起床了,都在各自忙活,她便把笋放下,吩咐王礼待他们去镇上后,把笋煮了,剖开晒笋干。 王怜把水番鸭赶去河里了。 这些水番鸭个头见长,每天在河里自己逮鱼虾吃,毛发油光发亮,长势喜人。 王怜已经开始花痴水番鸭什么时候下蛋了。 见刘婉这么早上山挖笋,王怜便问说: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