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四章 晋昭公 第15节 贤臣叔向-《春秋之晋国风云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籍谈回国后,将出使王室的情况对叔向讲了。叔向叹了口气道:“天子恐怕不得善终吧!朌听闻,一个人沉缅于什么,就将要亡于什么。如今,天子居然把忧虑当成欢乐,他日如果因为忧虑致死,那就不是善终了。

    天子有大丧,本为忧虑之事,大丧得三年守孝,天子更当遵守,却设宴与宾客饮酒听乐,且要求用礼器,这不是把忧虑当成欢乐又是什么?不合于礼啊。礼器须用于嘉奖功勋,哪能用于丧事?

    天子失礼,这便是乱了纲常,言行应以有典有据,典是记载纲常的,现在忘了纲常之礼却大谈典故,又有什么用呢?讥讽别人而自鸣得意,真为他担心啊。”

    籍谈听得是心悦诚服,不愧为太傅啊,晋国有如此贤人,这真是晋国之福。遗憾的是,这是史料最后一次记载叔向言行!所以,基本可以确定,大约于公元前527年,一代贤臣、晋国太傅叔向去世。

    对于叔向的去世,中军元帅韩起是非常痛心的。叔向在时,韩起几乎大事小事都要征求叔向的意见,是韩起最可靠最信任的大夫。

    史料多次记录了韩起与叔向之间的故事。有一次韩起与叔向闲聊,一聊便聊到了财产。韩起认为,自己空有中军元帅之名,相比其他各卿,自己韩氏家族算是穷了,甚至有时连想请卿大夫们吃个饭的钱都觉得捉襟见肘。

    叔向听后嘿嘿一笑,他对韩起道:“元帅,那朌要祝贺您了。想当年,前中军元帅栾武子(即栾书)田产不上百顷,祭祀用的礼器也总是要向别人借。可是他能宣扬德行,遵循法制,名声播至列国,诸侯亲近他,戎、狄归附他,他因此而把国家治理好,让法令通畅,避免了灾难。

    但到其子栾子桓子(即栾黡),骄傲奢侈,贪得无厌,违法乱纪,任意妄为,家里囤积了大量财物,幸亏其父亲栾武子之余德相佑,才得以善终。

    到了栾怀子(即栾盈)这一代,本已经认识到了其父亲的罪恶,行事收敛,为人低调谦虚,以扬其祖栾武子之美德,按理可以凭此免除祸难,但是由于其父亲栾桓子生前的罪恶而受连累,最终逃亡。

    还有郤昭子(即郤至),其财富达到晋国公室一半以上,郤氏家族在三军将帅中占了一半,郤氏便依仗着财富和国君的宠荣,骄横跋扈,结果他自己被杀,在朝廷陈尸示众,郤氏宗族被灭。郤氏家族八人出有五位大夫三位卿,此等恩宠,一旦被灭,谁同情他们?整个晋国没人同情啊,就是因为没有德行啊。

    如今元帅您,如同栾武子那样清贫,更兼栾武子之美德,所以朌必须向您道贺啊。元帅呐,不要去为财富不足而犯愁,您要为自己不能立德而犯愁。”

    韩起听后,向叔向下拜叩头,由衷感谢道:“不是您的教诲,我韩起恐怕要灭亡了。值此存亡之际,您的这番话保全了我。对您的教诲,不单是我,恐怕自韩起的祖先桓叔(即曲沃桓叔)至后世子孙,都要感激您啊。”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