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章 晋景公 第20节 灭潞退秦-《春秋之晋国风云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据说,由于此前黎国被赤狄潞氏吞并,黎国国君黎侯的后裔早就逃亡了。晋景公这一次,灭了赤狄潞氏,把黎侯后裔请了回来,重建了黎国。

    不过,这样的黎国显然是春秋大国争霸中的一块随时可被吞掉的一块肉。其实黎国这个诸侯最早先被周文王所灭,后被周武王重新分封给兄弟毕高的儿子,建立起姬姓黎国。但这个黎国在周宣王时期又被当时的晋国所灭,被灭后又迅速被晋国恢复,成为晋国的一个附庸国。公元前663年再次被赤狄潞氏所灭,直到这一次,公元前594年,晋国灭了赤狄潞氏,又恢复了黎国。后来,黎国死于晋国之手。

    晋景公正忙着呢,秦桓公派兵来讨伐晋国了。中军元帅荀林父请示晋景公后,命令大夫魏颗率一枝兵马前去迎敌,待这边的完事后,大军很快便到。

    魏颗是谁?

    魏颗就是晋文公时代晋国五杰之一的魏犨之子!魏犨共有四子,长子魏颗,嫡子魏寿余,三子魏锜,四子毕阳。这里我们把魏氏家族给理一理。

    首先是长子魏颗,后来被封在令狐(约今天的山西太原一带),成为魏氏家族的别支令狐氏。笑傲江湖里的男一号令狐冲如果追溯起祖先来,渊源应该在魏颗这里。

    次子也是嫡子的魏寿余继承了魏氏大宗,为晋国春秋奉献了一出苦肉计,从秦国把后来的晋国名相士会给骗回了晋国,得到了魏氏将原来的魏邑迁往霍邑的赏赐。

    三子魏锜,后来被封在吕邑,故又称吕锜,成为魏氏家族的别支吕氏。吕锜在后来的晋楚大战中战死。

    幼子之所以叫毕阳,那是因为魏氏在晋国的祖先应该从当年晋献公时期的毕万算起。毕万在晋献公时期立下大功,被封于魏氏,这便是晋国的魏氏之源。其后代当然不能全舍弃了祖先之氏,故魏犨之幼子仍旧以毕为氏,为毕阳。

    而魏颗则是魏犨的庶出子,也是魏氏四兄弟中的老大,此时替国家守卫边城辅邑。

    秦军的突然袭击并没有使这位晋国前猛将魏犨之子惊恐,他沉着冷静,并不急于指挥晋军与秦军面对面的决战,而是边战边退,目的便是迟缓秦军推进迅速,以待晋三军到来。
    第(2/3)页